編號 | 計畫名稱 | 計畫主持人 | 簡介 |
1 | 零碳排之氨氣燃料電池發電膜組開發 | 子計畫一: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系/楊沛欣助理教授 子計畫二:(總計畫主持人) 國立中興大學/精密工程研究所/楊錫杭教授 子計畫三: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冷凍空調與能源系/管衍德教授 成果報告書 | 本計畫以淨零排碳之發電模組為標的,擬開發直接氨氣為原料的燃料電池模組。計畫研擬開發以氨氣為能源之燃料,經鹼性離子膜燃料電池模組的催化反應,無燃燒式的化學反應,直接產生無汙染的潔淨電力。結合三個子計畫,成就一非鉑觸媒鹼性離子膜的燃料電池模組,進行單電池之發電模組,可供後續較大電力支發電模組發展,貢獻台灣於減碳之科技能力。 |
2 | 混合訊號結合自動化分析應用於不同運動情境下的功能性檢測 | 子計畫一: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體育學系/柯柏仁專案助理教授 子計畫二: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體育室/洪敏豪專案助理教授 子計畫三:(總計畫主持人) 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體育學系/林建志助理教授 | 跨領域整合應用於運動科學已為當前趨勢,透過不同設備或訊號整合,更有助於協助資料判讀與解釋更完整面向,本計畫以混合訊號結合自動化分析應用於不同運動情境下的功能性檢測,以111年計畫成果的自動化分析程序,同步整合測力板與肌電圖數據,並以不同運動情境進行測試與分析,已能將跨訊號間的資料進行快速且同步分析。 |
3 | 開發下世代新穎二維奈米材料之綠色合成製備技術及其應用於環境感知與提升光電元件能源效率之研究 | 子計畫一:(總計畫主持人)
國立嘉義大學/電子物理學系/高柏青教授 成果報告書 | 本計畫旨在開發新穎綠色的「二維奈米材料」合成製備技術。技術上聚焦於利用CO2及超流體技術,來優化的材料製備的程序、品質與特性,並相較於舊製程能顯著地減排與減廢。最後,希望此技術製備之材料,應用於相關元件的開發製作上,可以提供更佳的感測能力與能源效率。 |
4 | 河岸沖刷引致邊坡崩塌機制暨其複合式永續綠色整治工法研究 | 子計畫一: 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詹勳全教授 子計畫二: 國立嘉義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暨研究所/李嶸泰副教授 子計畫三:(總計畫主持人) 國立高雄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學系/陳韋志助理教授 | 邊坡破壞為全球常見之自然災害,而由河岸淘刷所引起之邊坡崩塌,在全球氣候變遷影響下,因降雨強度增強,使崩塌發生的頻率有增加的趨勢。本計畫針對河岸侵蝕導致邊坡崩塌機制進行探討,並首度提出別於傳統鋼筋混凝土工程整治方法,開發植生與仿生之複合式綠色減碳工程,希冀在減災之同時,也能兼顧自然邊坡之生態發展。 |
5 | ESG導向的創新對企業經營績效的影響 | 子計畫一:(總計畫主持人) 國立聯合大學/經營管理學系/蔡林彤飛助理教授 子計畫二: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劉彥青助理教授 子計畫三: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國際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王健航助理教授 | 為了了解企業要如何轉型成為ESG導向永續企業創新,並對於經營績效的影響進行衡量。因此,本研究整合不同企業創新領域的研究,如綠色技術創新、市場轉型與服務業永續商業模式,共同建構具有ESG目標企業創新模式,並結合不同產業性質,增加本研究的多元性。 |
6 | 機器學習於國產竹材性質之分析與應用 | 子計畫一:(總計畫主持人) 國立中興大學/森林學系/楊登鈞教授 子計畫二: 國立嘉義大學/木質材料與設計學系/洪克昌助理教授 子計畫三: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資訊與測驗統計研究所/郭伯臣卓越講座教授兼校長 | 森林環保資源及永續林產物之有效利用為全球重點課題之一。本整合計畫汲取「生態平衡」、「跨領域合作」及「促進綠色經濟」理念,提出「機器學習於國產竹材性質之分析與應用」作為未來整體計畫願景,以結合「自然科學」、「科技」及「創新」策畫本計畫成為提升專業應用之研發及跨領域創新之實作平台。 |
7 | 以卷積神經網路技術建立農場動物物呼吸道疾病分析系統 | 子計畫一:(總計畫主持人) 國立嘉義大學/獸醫系/黃思偉助理教授 子計畫二: 國立中興大學/獸病所/邱慧英副教授 子計畫三: 國立虎尾科大/資工系/許永和特聘教授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院人工智慧醫療碩專班/彭徐鈞副教授 | 人工智慧科技發展日益成熟下已有大量AI技術應用於醫學影像分析,因此本研究分類整理剖檢病變建立資料庫讓AI深度學習與分析,藉此訓練輔助臨床診斷的AI系統,特別針對家禽傳染性支氣管炎 (Infectious bronchitis) 及豬隻呼吸道疾病綜合症 (Porc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 的分類,改善新手獸醫師診斷能力及現場剖檢的快速判讀,未來甚至將可針對個別疾病給予早期醫囑。 |
8 | 多孔隙奈米材料之環保應用 | 子計畫一:(總計畫主持人)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光電系/黃鴻基助理教授 子計畫二: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電機工程系/柯宗憲教授 子計畫三: 國立聯合大學/化學工程學系/林永昇教授 | 本計畫探討奈米多孔隙材料製造與檢測之技術,建立更佳光觸媒操作效益之光觸媒應用。藉由調變材料之外加光使用效率以及流體汙染消除之接觸面積,優化多孔隙光觸媒材料估算其光學與流體之操作效益。本計畫執行諸如MoS2二維材料與奈米金屬樹枝叢或海膽外型白金奈米顆粒之合成,並將之運用於低與高複雜結構之觸媒運用與比較。 |
9 | 以植物萃取液綠色合成奈米金屬材料:污染整治、抗菌及生物相容性應用評估 | 子計畫一:(總計畫主持人)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土木工程學系/陳谷汎特聘教授 子計畫二: 國立中興大學/環境工程學系/林坤儀教授 子計畫三: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生物科技系/林家驊教授 成果報告書 | 本研究計畫將鎖定台灣中部地區具有區域特色之農業剩餘資材(例如百香果皮及咖啡果皮等)作為研究對象,並將農業剩餘資材合成奈米氧化金屬材料作為多元永續型材料應用於環境污染整治、農業生產改良、資源循環高值化等應用,並且為了解所開發之奈米氧化金屬材料對於環境以及公共健康之影響,本計畫更進一步探討所製作之奈米氧化金屬材料之生物風險評估,以釐清奈米氧化金屬材料長久使用對於環境以及民眾之影響,以期整體性發展可永續性且安全性應用的奈米氧化金屬材料,為台灣開發前瞻性且永續型之農業剩餘資材進行資源循環化與多元應用技術帶來實質貢獻,並向永續發展目標邁前一步! |
10 | 前瞻可撓薄膜太陽電池研發聯盟 | 子計畫一:(總計畫主持人)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機電工程學系/林義成教授 子計畫二: 國立聯合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吳宛玉副教授 子計畫三: 國立中興大學/精密工程研究所/王致喨副教授 成果報告書 | 這項研究利用HiPIMS技術在各種可撓基材上沉積ITO薄膜,研究其光學透明性和電學特性。進一步測試不同彎曲次數下薄膜的附著力和均勻性。這些測試有助於確保薄膜在實際應用中的可靠性。ITO薄膜可用作Sb2Se3太陽電池的窗口層,提升室光太陽電池的效能,並取代傳統金屬上電極,製造半透明太陽電池,有利於串聯式太陽電池的開發。整合各子計畫的優勢,強化附著力、低溫製程和優異的光電特性,並與其他子計畫合作,拓展薄膜太陽電池的應用範圍,為實現環境永續發展目標而努力。 |
11 | 以白藜蘆醇衍生物治療過敏性皮膚炎-藉人工智能非侵入檢測皮膚症狀 | 子計畫一:(總計畫主持人)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化學系/吳安台教授 子計畫二: 國立中興大學/生醫工程研究所/王惠民教授 子計畫三: 國立聯合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李佳燕教授 | 本計畫主要是利用合成的白藜蘆醇衍生物,嘗試使用在過敏性皮膚上,進行過敏性皮膚炎的測試,期許能有效抑制皮膚的發炎,進而改善或緩解過敏性皮膚炎患者的症狀。並進一步藉由人工智能學習並監測發炎所帶來的紅,腫,熱,進而評估發炎的級別及判讀發炎狀況,讓動物實驗的數據可以藉由人工智能來量化及評估。 |
12 | 複合觸媒開發與其在尿素電解製備綠氫之應用研究 | 子計畫一: 國立中興大學/化學工程學系/李榮和教授 子計畫二:(總計畫主持人)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系/吳子和助理教授 子計畫三: 國立聯合大學/能源工程學系/江姿萱教授 | 淨零排碳為全球發展的趨勢,運用再生能源產生的「綠氫」成為關鍵戰略之一,本研究整合型計畫目標是結合有機與無機材料形成複合觸媒,作為高效能尿素電解的催化劑,可同時分解溶液中的尿素分子減緩環境污染,並發展出更有效率、低成本的製氫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