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號 | 計畫名稱 | 計畫主持人 | 簡介 |
1 | 下肢動態肌力自動化分析系統開發與應用 | 子計畫一: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體育學系/ 柯柏任助理教授 子計畫二: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體育室/洪敏豪專案助理教授 子計畫三:(總計畫主持人) 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體育學系/林建志助理教授 | 運科支援已成為現今競技運動背後重要助力,如何有效率並快速將運科資料分析、轉譯與整合,並將訊息傳達給教練或選手至關重要,本研究透過下肢動態肌力自動化分析系統開發與應用,以垂直跳作為基礎動作,逐一分析動作過程力量曲線變化與動作的關係,以自動化程式進行關鍵時刻的抓取,快速擷取資料並可即時提供選手有利資訊。 |
2. | 可降解型電子紙之製作整合及效能分析(I) | 子計畫一:(總計畫主持人) 國立中興大學/化學工程學系/黃智峯教授 子計畫二: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系/石健忠助理教授 子計畫三: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物理學系/ 游博文助理教授 成果報告書 | 本跨域整合計畫中,子計畫1(中興化工黃智峯老師團隊)比較不同Polyimide之熱性質及機械性質,並導入可裂解之化學結構。子計畫2(雲科化材石健忠老師團隊),先合成高性能共軛PDPP-2T,製備可撓性Organic thin film transistor。子計畫3(彰師物理游博文老師團隊)以Terahertz time-domain spectroscopy,成功發展出可快速辨識材料或元件內部的降解或極性變化,大幅減少材料檢測成本與時間。 |
3. | 永續發展素養之教育與實踐: 跨領域多指標建立與驗證 Training and Practice of Literac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ultidimensional Indices and Validation | 1.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設計與營運學系事業經營碩士班/林欣怡教授 2.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永續觀光暨遊憩管理碩士學位學程/王志宏教授(1、2為總計畫主持人) 子計畫一: 國立嘉義大學/行銷與觀光管理學系/林若慧教授 子計畫二: 國立中興大學/國際農企業學士學位學程/謝奇明特聘教授 子計畫三: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永續觀光暨遊憩管理碩士學位學程/王志宏教授 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葉致微助理教授 成果報告書 | 跨域計畫研究團隊發展多元面向之評估指標,此年度發展出發展遊憩活動、休閒農場、渡假旅館等三大主題領域永續發展指標。後續將研擬其影響力評估指標,導入 CNS 26000 三大核心主題與 18 議題以及 ISO37101 社區永續發展-永續發展管理系統指引之國際標準,透過社會投資報酬率 SROI 技法,評估對實現永續六大目標貢獻及永續性議題之衡量與管理。 |
4. | 固體再生燃料於二階段流體化床催化氣化產氫及其氫氣分離純化之關鍵技術及程序開發 | 子計畫一: 國立高雄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系/林秋良教授 子計畫二:(總計畫主持人) 國立聯合大學/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郭家宏副教授 子計畫三: 國立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 曾惠馨教授 成果報告書 | 本計畫之研究目的將結合固體再生燃料的使用以及氫能技術作應用,透過各子計畫之技術整合(二階段流體化床、耐高溫觸媒以及氣體分離薄膜技術)開發新穎高效產氫程序,提供以SRF氣化產氫→催化產氫→純化氫氣的新穎技術參考,在循環經濟的概念為基礎達到淨零碳排之目的,對於環境保護、能源永續以及經濟發展皆有助益。 |
5. | 開發可收集環境電磁能、風、雨、太陽能、光熱能的混合式遠端能源收集裝置於自給自足的遠端智能系統 | 子計畫一:(總計畫主持人) 中興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賴盈至教授 子計畫二: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應用材料及光電工程學系/蕭桂森教授 子計畫三: 國立聯合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許芳琪教授 | 此研究計畫,我們嘗試將環境能源收集整合的混合式獵能裝置,這是一個勇敢而跳出框架的嘗試,實現自給自足的物聯網裝置能源供給系統。 |
6. | 以區域特色農業剩餘資材發展生物炭之永續型環境整治及資源生產應用與生物風險評估 | 子計畫一:(總計畫主持人)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土木工程學系/陳谷汎特聘教授 子計畫二: 國立中興大學/環境工程學系/林坤儀教授 子計畫三: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生物科技系/ 林家驊教授 成果報告書 | 本研究計畫將鎖定台灣中部地區具有區域特色之農業剩餘資材(例如茭白筍殼、百香果藤蔓及廢棄香菇太空包及竹子加工剩餘物等)作為研究對象,並將農業剩餘資材轉換成生物炭材料作為多元永續型材料應用於環境污染整治、農業生產改良、資源循環高值化等應用,並且為了解所開發之生物炭材料對於環境以及公共健康之影響,本計畫更進一步探討所製作之生物炭之生物風險評估,以釐清生物炭材料長久使用對於環境以及民眾之影響,以期整體性發展可永續性且安全性應用的生物炭材料,為台灣開發前瞻性且永續型之農業剩餘資材進行資源循環化與多元應用技術帶來實質貢獻,並向永續發展目標邁前一步! |
7. | 永續經濟發展之資源獲取與治理探討:動態生命週期為觀點 | 子計畫一:(總計畫主持人) 國立嘉義大學/生物事業管理學系/陳旻男副教授 子計畫二: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企業管理學系/陳鈺淳助理教授 子計畫三: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國際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王建航助理教授 成果報告書 | 本計畫旨在透過動態生命週期分析觀點,將動態生命週期區分成創業前階段、創業中階段及後IPO階段,探討企業分別如何在這三階段中獲取資源與治理過程,以達到企業永續經濟發展的目標。 子計畫一聚焦於創業中階段的資源獲取與治理探討,透過商業模式的分析架構,探討新創團隊於投售簡報上如何聚焦口頭報告,以獲取評審或創投的青睞投資結果。 子計畫二聚焦於技術新創團隊於創業前階段的資源獲取與治理探討,專注於技術新創團隊如何透過利害關係人網絡,共創治理以獲取外部的創業資源。 子計畫三聚焦於後IPO階段的資源獲取與治理探討,本子計畫三以企業變革觀點之鑽石模型,探討企業在後IPO階段永續經營,以及如何透過創新發展與公司治理方式,發展具體可行的企業變革方法。 |
8. | 開發結合光觸媒與鹼性酵素工程生產保健添加物甘胺酸之負碳技術 | 子計畫一: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化學系/高琨哲助理教授 子計畫二:(總計畫主持人) 國立中興大學/環境工程學系/吳向宸副教授 子計畫三: 國立嘉義大學/食品科學系暨研究所/張文昌助理教授 成果報告書 | 本整合型計畫針對新式複合型光觸媒開發進行二氧化碳還原與甲酸生產, 導入新發現之還原性甘胺酸合成途徑酵素,利用甲酸、 二氧化碳、 氨氮與生化中間產物合成甘胺酸, 並以甘胺酸作為保健食品主添加物, 評估其對於血糖調節、 神經系統、抗氧化能力、 肝功能疾病等健康保健功效, 期望以淨零排放之環境永續議題。 |
9. | 氮化物奈米結構薄膜/FCC特用高熵合金之研製與機械性能分析 | 子計畫一: 國立中興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蔡銘洪教授 子計畫二: 國立聯合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吳芳賓教授 子計畫三:(總計畫主持人)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系/張銀祐教授 | 本計畫為加強臺灣國立大學系統學校之學術研究合作,建構在多元高熵合金材料及先進真空鍍膜整合製程技術與機械應用之跨校學術研究合作,培育具有研究潛力之優秀年輕學者,強化合作及蓄積研究動能。在多元高熵合金材料擴展應用之際,在此類材料尤其是單相與析出型FCC高熵合金上以硬質薄膜強化其機械性能相關研究更是少見。本計畫以跨校團隊整合不同研究領域能量資源,由蔡教授團隊專攻高熵合金的設計法則,跨領域與吳教授團隊以先進真空濺鍍特殊二元耐火合金氮化物薄膜和張教授團隊以高離化率工業級陰極電弧真空離子鍍膜系統製備奈米多層硬質薄膜,共同開發高熵合金基材使用的前瞻性硬質薄膜,顯著增加高熵合金在機械工業應用。 |
10. | 可持續循環經濟-豆渣的綠資源開發 | 子計畫一:(總計畫主持人)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生物科技系/蔡淑瑤教授 子計畫二: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科學教育與應用學系/陳錦章教授 子計畫三: 國立嘉義大學/食品科學系/許成光教授 | 計畫團隊由台中教育大學的陳錦章教授、嘉義大學的許成光教授以及虎尾科技大學的蔡淑瑤教授,共同在生物資源再利用及功能性評估方面進行研究。將豆渣用於生質能源開發和抑制黃嘌呤氧化酶的功能性評估、香杉芝藥用真菌的固態發酵應用。計畫的核心是實現永續發展目標12 (SDGs12),透過跨學科合作,達到資源永續利用。綜合而言,此計畫有效地將豆渣轉化為有價值的生物產品,並提供了豆渣在生質能源及食品工業中的新應用途徑,同時推動了循環經濟和永續發展的理念。 |
11. | 入侵螞蟻對台灣土地碳排放量增加之調查研究 | 子計畫一:(總計畫主持人)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生物學系/温育德教授 子計畫二: 國立嘉義大學/生化科技學系/張心怡教授 子計畫三: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光電工程系/林蕙琪教授 | 温室氣體排放量增加被認為是加劇極端氣候的主因,除了人類活動,其他生物也會排放温室氣體,螞蟻的個體雖小,但是數量龐大,因此蟻巢被認為是温室氣體產生的熱點。本計畫建立了量測入侵紅火蟻蟻巢內的甲烷濃度的方法、計數巢內的細菌與真菌數、與分析蟻巢土壤光譜特徵等。本計畫的成果可以做為評估蟻巢甲烷產量的參考。 |
12. | 全波段紫外光感測器研製及環境光害之偵測應用 | 子計畫一: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林士弘副教授(總計畫主持人)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智慧機器人學士學位學程/廖哲浩助理教授 子計畫二: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水瑞鐏教授 子計畫三: 國立中興大學/電子工程系/蔡宛卲副教授 成果報告書 | 新冠疫情蔓延下病毒防控常以紫外光殺菌,因其為不可見光,為避免對人體的傷害,本計畫研製全紫外波段感測器。包含高溫退火氧化鋁鎵深紫外光(UVC)偵測器、鎂摻雜氧化鋅奈米柱表面聲波型紫外光(UVA)感測器研製,並經由控制鎂摻雜濃度來調變感測波長(UVB及UVC波段),以達全波段環境紫外光感測,讓人們能永續生活於無光害的健康環境。 |